萨迦寺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主寺,坐落于冈底斯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萨迦县,“萨迦”藏语意为“灰白色的土地”,萨迦寺是西藏历史上的文化中心,形状为比其他寺庙更像一座城堡式的建筑,是公元1073年,由吐蕃贵族昆·贡却杰布出资建造,并创立了萨迦派,该寺以其历史悠久,规模宏伟,影响广泛,文化与寺庙藏品丰富闻名于世。
萨迦派采用血统传承和法统传承两种传承方式。贡却杰布圆寂之后,其子贡噶宁布(1092年-1158年)主持萨迦寺。贡噶宁布学识广博,使萨迦派教法趋于完备,故被尊称为 “萨钦”(萨迦大师),成为萨迦派初祖。贡噶宁布的次子索南孜摩为萨迦二祖。三子扎巴坚赞主持萨迦寺57年,为萨迦三祖。四子贝钦沃布的长子萨班贡噶坚赞(1182年-1251年),简称“萨班”,或“萨迦班智达”,为萨迦四祖。
萨迦寺分为南,北两寺,萨迦北寺沿仲曲河北岸修建。曾经有古绒森吉呀尔布颇章、森康宁巴(旧宫殿)、努·曲美增卡典曲颇章(胜乐宫殿)、细脱格笔玛(细脱措钦大殿)、乌孜宁玛祖拉康、乌孜萨玛朗达古松殿、德却颇章(又译“德确颇章”)、朗杰拉康、都康拉康、玉妥拉康、夏珠拉康等主要建筑,以及细脱拉章、都让拉章、仁钦岗拉章、甘丹拉章、苏康拉章、仲琼拉章、扎木且拉章、堆敦塔、灵塔群、尼达拉章、夏旦拉章等附属建筑。萨迦北寺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,建筑被毁,文物流散。到21世纪初,森康宁巴已经按照原貌修复,高三层,其中底层以甲央修行洞以及洞内的神水而著称。
萨迦南寺位于仲曲河南岸的玛永扎玛平坝上。传说起初选择南寺寺址时,僧众和信众一致认为建寺一定要有防守、防火功能,所以在本波山和巴钦颇章顶上各架起一门火炮,朝山下射石头选点,结果射出的一块石头落在大殿门前左侧,一块石头落在大殿广场中央,当即涌出泉水,大家认为这是祥瑞之兆,便决定在这里建寺。1268年,萨迦第一任本钦释迦桑布(生卒年不详)奉八思巴之旨,以杰日拉康为蓝本,设计建造拉康大殿,后来历任萨迦本钦(又称“乌思藏本钦”,为元朝萨迦政权的首席行政长官)先后扩建,直到第九任本钦阿伦(生卒年不详)任职时期,萨迦寺的建筑工程才全面结束。
萨迦寺每年都举行或大或小多次法事活动,其中规模较大、独具特色的要算萨迦寺夏季和冬季金刚神舞法会。萨迦寺夏季神舞在每年藏历七月进行,冬季神舞在藏历十一月十九日开始。神舞表演时,舞者都戴着萨迦寺护法神和各种灵兽面具,神舞用简单的故事情节,形象地反映了藏传佛教密宗神舞的灭杀魔鬼的基本内容。
基于对西藏本地佛教信仰的尊敬,在游览萨迦寺的时候尽量多注意寺庙礼节,例如:不要吸烟、不要用手摸佛像、不要翻经书、不要敲钟鼓。对喇嘛随身佩带的念珠或附身符等宗教器物,更不得动手去摸;在寺庙内要肃静,就座时坐姿要端正,不可在寺院附近大声喧哗打闹,进入寺庙前要取下墨镜和帽子以示尊重;有些佛殿内可以拍照有些又是严禁拍照的,不知道能否拍照,事前最好先询问当地僧人。
萨迦寺门票为45元/人(藏族免费),有着“第二敦煌”的美誉,有着独具特色的人文和宗教特点,让你感受到奇异悠久,神秘深邃的萨迦寺的魅力。